晋江市安海镇高氏:忠节昭史册 人文甲一邦
2019-01-08 09:30:25    来源:泉州晚报

 

  从宋初肇基安海,安海高氏人文鼎盛,簪缨蝉联,从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至南宋嘉熙二年(1238年)的253年中,48次科考考中58位进士,称誉于史。

  安海高氏忠节之风贯通古今,为历代志书、大儒所称颂,王安石曾为七世高惠连撰写墓志铭,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曾为该族题词:“后周忠节第,有宋尚书门。”

 

书香满门第

  据安平高氏族谱中一篇撰于宋庆历二年(公元1042年)的《尚书公自叙迁闽事始》,渤海高氏入闽始于唐朝。晋江高氏始祖高钢(844年—936年),号一清,原属渤海支派,世居河南光州固始。唐末黄巢之乱,高钢跟随王审知入闽,先寓潮阳,继抵漳浦。后至福州,卜居福州怀安,得闽王王审知奏举,累迁从政郎,致仕于家,子孙繁衍。

首修于宋朝的安海高氏族谱

  高钢历传五世至高公式,官正议大夫,后周显德四年 (957年)知平海军,官于漳泉。据清代道光《晋江县志》记:“公式,字德调,中州人。后周显德四年,奉檄守泉州,着有政声。十一月二十日,海氛煽起,攻泉城,挺兵击之,不屈死节。事闻于朝,赐谥文忠,立祠于八都安海,仍予祭葬于晋江二都陶冶山之原,其子孙因世居安海焉。”高公式殉难后,其子高镔、高镒迁入安平,以守坟茔,随后兄弟子侄皆中进士,成为安海望族,后代开枝散叶于泉州各地。

  高氏一族自迁安平以后,子孙繁衍,往外地为官或避乱、谋生者甚众。元末世乱,十七世高山,迁居安溪积德乡新康里(现今大坪乡),传衍子孙上下十三房,清乾隆年间又大批迁居台北一带聚族而居;明朝有高宪、高正迁粤,开基丰、揭、潮、普等地。现高氏除泉州、厦门等地的十几个乡镇外,还散居我国粤、浙、台、港、澳等地,以及菲、新、马等国家,总人数逾20万人。

  安平高氏历代英才辈出,累世簪缨,从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至南宋嘉熙二年(1238年)的253年间,48次科考考中58位进士,并创造了“一门五代二十进士”“一门两代七登科,父子同按擢金榜”的佳话。前者是指高镔、高镒兄弟,到其玄孙,共考取20名进士;后者指高镔高镒兄弟及其子两代人,在熙宁二年(985年)乙酉科至咸平五年(1002年)壬寅科的17年间,考中7个进士,其中的高镔、高淳父子同时考中熙宁二年(985年)乙酉科梁灏榜进士。

  据《安海志》等记载,安海高氏宗祠始建于后周宋初,高氏宗祠历经千年,屡废屡兴。1992年,台北高氏宗亲组团到安海寻根谒祖,推动宗祠重建工程,并于1997年落成重光。高氏宗祠位于安海镇三里街中段,五开间两落,坐北向南,开三通大门。宗祠建筑精美,双披式顶,燕尾高耸,脊梁堆塑彩色剪瓷花鸟,檐下装饰朱漆彩绘鎏金木雕牌楼,廊头对看堵刻着不同的诗文,寝殿两旁挂着“文忠”“兵部尚书”“文魁”“武魁”“进士”等诸多匾牌,展示着安平高氏辉煌的历史;主殿内还有台湾各界名人的亲笔题词,见证两岸高氏血脉相连的渊源。

安海高氏宗祠建筑精美

 

忠义传千秋

  渤海高氏自两晋、唐以来,人才济济,累出名将贤相,以忠义勇猛著称于世。入闽后忠烈之风不减,曾到安海讲学的南宋理学家朱熹有感于安海高氏人才辈出,赠联:“后周忠节第,有宋尚书门”,前句是对高公式忠义之气的褒奖,后句则赞誉高公式七世孙、宋初兵部尚书高惠连。这副对联如今镌刻在安海高氏宗祠的大门前,朱熹还题赠匾额“有继”,肯定高氏一族对先祖忠节之风的继承。

宗祠大门联为朱熹所撰

宗祠大厅正中悬挂着朱熹所题“有继堂”

  高惠连(973年—1068年),字元溥,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)中进士,由宣教郎、桂州学教授屡迁至朝奉大夫知泉州军等职,后又迁升至巡抚、御史、兵部侍郎摄掌尚书等职,封渤海郡开国侯,赐紫衣金鱼袋。他从政60多年,政绩斐然,年至八旬才恳辞乞归,特授兵部尚书。

  高惠连任内十分重视教育,王安石称其:“乃移学于育才坊,后岁贡裁得人,泉为多士,或以为兴学之所致也,士者德之。”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,高惠连以朝奉大夫知泉州军,当时的府学原位于泉州城南之东,旧址基址卑下,每逢雨季常被洪水浸润,高惠连为改善士子读书环境,将其迁至地势较高的西边育材坊。迁址后泉州衣冠大增,自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迁府学后至大观三年(1109年)的近一百年间,仅晋江县登科人数就达两百多人。

  晋江市历史文化研究总会副会长高俊仁介绍说,高惠连知泉州府时,科举兴旺,百姓安居乐业。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,经常到泉州各地扶持农桑,到安溪看茶、品茶,鼓励农民种茶,至今安溪莲花峰石仍有高惠连的题词“岩缝茶香”。

  高惠连享年96岁,如今高氏族谱中收录着的王安石为高惠连撰写的墓志铭,称其“幼警敏,博学无倦,与师友议论精快,晰理分明,人服其敏”,赞其“耆旧之英,皓儒之伯。缔眷缔交,名巨清白”。“后人仰怀,勋名赫赫”。

王安石为高惠连撰写的墓志铭

  为纪念高惠连的功绩,宋嘉定四年(1211年)泉州太守邹应龙,亲建书院于安平,请旨敕赐为惠连神祠,惠连神祠即为高氏宗祠前身。

 

英勇纾国难

  先辈的光辉伟业,成为后来者的标杆,忠节之气成为高氏家风,在历代子孙中承扬,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绽放其独有的光华。在近代国家危亡之际,一大批分布在国内外的高氏子孙,为保家卫国、民族独立、社会进步,勇当先锋、不惧牺牲。

  元末,安海高氏一支为避乱迁至安溪大坪,至清代大量迁往台湾,在台海两岸后裔十分兴旺,人才辈出,近代走出了高选锋、高义等多位抗日民族英雄。高选锋,原籍安溪大坪,清咸丰六年(1856年)出生于台北,清光绪十二年(1886年)考取台北府学第二名秀才。光绪二十年,中日甲午战争发生,清廷命黑旗将军、广东南澳镇总兵官刘永福到台湾加强防务。高选锋学识渊博,素为历任知府所器重。甲午战败后,高选锋被委以办理二十七庄团练,协办防务。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“马关条约”,将台湾割让日本的消息传来,台人痛哭流涕,高选锋先后和台湾诸乡贤上书清廷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、南洋大臣、闽浙总督、福建布政使等,请罢割让台湾之议,这就是著名的台湾举人上书。

  不久后日本舰队驶抵台海,五千日军登陆台湾,高选锋领导义民抗击日本占领军,不屈不挠,历三年之久,后义军失败。日据当局采取利诱的手段,登门拜访,并开出“最优惠”条件——只要高选锋答应担任台湾总督府所委派的官职,将以全台鸦片烟酒专卖的牌照双手奉送。高选锋慨然拒绝,并于光绪二十四年,毅然放弃在台产业,举家内渡,定居厦门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选锋参加福建乡试,中式第二十三名举人,次年晋京会试落第后,仍回厦门办学授徒。后来,他惟乐育英才,讲课授徒,及举办地方公益事业。

  高承烈(1904年—1953年),安海高氏族人,少年随父旅居菲律宾,青年时代回国读书,就读上海暨南大学,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,不久赴苏留学,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。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,担任共青团支部负责人,与党中央代表周恩来、瞿秋白有过交往。1930年回国,翌年南渡菲律宾任共产国际远东工作站联络员,担任马尼拉《新闻日报》总编辑,进行抗日宣传,积极参与领导爱国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,选派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。日寇占领菲律宾,四出搜捕未得。1945年,菲律宾光复,《新闻日报》复刊,高承烈仍任主编,1953年在马尼拉失踪,数天后,尸体在甲米地海滩被发现,死因不明。

  高作揖(1906年—1988年),安海高氏族人,早年渡菲律宾谋生,抗日战争期间,在怡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,组织“怡朗华侨抗日救亡会”,创办《民族斗争》周刊,先后输送会员20多人回国参加抗日活动。1955年回国,历任安海侨联主席,晋江县侨联副主席、主席,县政协副主席等职。

 

慈善济乡邻

  安海高氏不仅为安海早期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,高氏一族的良好家风,也为一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  高惠连之子高桂,任朝请郎,赐绯衣,父亲去世后,遂不出仕,在家乡开辟书院,教习生员。高惠连之孙高文善,资性淳恪,写得一手好文章,早年无心科举,在家经营产业,他修身养性,不求名利,只行慈善,病者济以药,贫者赠以栗,死者施以棺,甚至连婚娶者也资助。对于上门借贷者,他从不吝啬,如遇日久利息翻倍,则撕毁焚烧凭据,对于借款遁而不还者也从不追究,长者之誉,闻名乡里。彼时朝散大夫刘震撰铭赞其:“安平之高,闻望清白。忠孝家传,诗书世泽。门有停骖,庭无俗客。抱膝长涂,怀才蕴德。积有余资,施无吝色。”

  高惠连曾孙高佖,生性敏悟,虽欲读书进取,但为了给弟弟高似专心学习考试创造条件,他以家族事务为己任,悉心打理,侍奉父母。高似不负期望,中绍兴丁丑甲科进士,累迁至朝仪大夫,赐绯衣银鱼袋,其兄高佖功不可没。高佖事亲尽其孝,交友尽其诚,他“养身以德,教子以经”,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子孙三代皆中进士,一时传为佳话。

  时至近现代,安海高氏仍对安海的文化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。民国初期,新学兴起,安海学界在高氏宗祠设立民众教育馆,创办“培青社”,开办夜学,传播新文化。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,安海商会在高氏宗祠成立慈善机构,救济贫困;抗战胜利后,中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访问安海时,曾在高氏宗祠举办过漫画展览和学术讲座。因为高氏宗祠地处安海最繁华的中心,祠堂内长期设有“讲古摊”、读报处,大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。

 

  (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佘子艺 高俊仁 高雁飞 白晓玲 施晓君 文/图)

编辑:王宇霆